这位留着齐耳短发的阿姨看他推着旧行李箱在楼道里打转,主动问清了宿舍号,领着他往三楼走:“302啊, last 一间,你们宿舍另外两个孩子早就到了,都是好相处的小伙子。”
阿姨的声音像小镇上的居委会主任,热络又亲切,林小满悬着的心稍稍放下,跟在她身后,认真记着楼道里的标识——“洗衣房在二楼东侧热水房下午五点供热水”,这些信息他都怕忘了,在心里默念了两遍。
302宿舍的门虚掩着,还没进门就听到键盘敲击的“哒哒”声,带着点节奏,像是在打游戏。
林小满轻轻推开门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靠门的下铺,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生正对着电脑屏幕专注操作,屏幕上闪烁着游戏画面,键盘是亮着RGB灯的机械款,和林小满那台旧笔记本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哟,最后一位室友到了?”
连帽衫男生转过头,露出一张有点张扬的脸,头发理得利落,眼睛很亮,他上下打量了林小满一番,目光在那只绑着红绳的旧行李箱上停了两秒,笑着说,“我叫张昊,计算机系的,你呢?”
“我叫林小满,也是计算机系的。”
林小满有点紧张,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行李箱拉杆,声音比平时轻了点,“刚报到完,可能……来晚了。”
“不晚不晚,我昨天到的,他今早到的。”
张昊指了指斜对角的上铺,那里躺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,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,听到动静,他慢慢坐起来,推了推眼镜,声音温和:“你好,我叫李默,喜欢看点编程相关的书。”
李默的床铺收拾得很整齐,枕头边堆着几本厚厚的专业书,书脊上印着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《数据结构》,林小满看了一眼,心里又有点发慌——这些书他只在录取通知书附带的“预习清单”上见过,还没来得及买。
“我……我带了点我们小镇的薄荷糖,你们尝尝?”
林小满想起背包里的糖,连忙放下行李箱,拉开拉链翻找。
那是母亲特意装的,用透明的玻璃瓶装着,每颗糖都裹着印着小太阳图案的糖纸,是小镇上唯一一家小卖部特有的包装。
他倒出三颗,小心翼翼地递给张昊和李默,“我妈说薄荷糖能醒神,看书、打游戏累了都能吃。”
张昊接过糖,捏在手里看了看糖纸,笑了:“哟,手工糖啊?
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复古的包装,你们小镇挺有意思。”
他没立刻拆开,放在了键盘旁边,李默则接过糖,轻声说了句“谢谢”,小心地放进了书桌上的笔筒里。
林小满见他们收下了糖,心里松了口气,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——靠里的下铺,是宿舍里最安静的位置。
他打开旧行李箱,里面的东西很简单:两套换洗衣物(都是母亲织的棉布衣服)、一本高中时用的笔记本、还有父亲用了十几年的那把旧螺丝刀。
他把螺丝刀拿出来,放在书桌的最角落,用一块干净的布擦了擦——螺丝刀的手柄是木质的,被父亲的手磨得光滑发亮,金属部分有些许使用痕迹,却依旧锋利。
这是父亲开修理铺时最常用的工具,临走前父亲把它塞给他,说:“小满,到了大学里,不管是修电脑还是做人,都得像这螺丝刀一样,实在、不花哨,能帮人解决问题才最重要。”
“你还带螺丝刀啊?
准备在宿舍开修理铺?”
张昊瞥见那把旧螺丝刀,停下了手里的游戏,语气里带着点调侃。
林小满脸有点红,连忙解释:“不是的,这是我爸的,他以前开修理铺,我高中时帮邻居修电脑用惯了,就带来了,万一……万一你们电脑坏了,我能帮忙修修。”
张昊挑了挑眉,没再多说,转头继续打游戏,屏幕上的光影闪烁,偶尔传来几句游戏音效。
李默从书里抬起头,看了一眼那把螺丝刀,轻声说:“挺好的,多一门手艺总没错,我电脑偶尔会蓝屏,以后可能要麻烦你。”
“不麻烦!”
林小满立刻点头,眼睛亮了起来,“要是蓝屏的话,可能是驱动问题,或者内存不够,到时候我帮你看看,很快就能好。”
整理完行李,天己经黑透了。
宿舍楼下的食堂传来晚饭的香气,张昊伸了个懒腰,关掉游戏:“走啊,去食堂吃饭?
我听说咱们学校二食堂的糖醋里脊特别好吃,就是人太多,得抢座。”
“抢座?”
林小满愣了一下,小镇上的食堂都是按顺序排队,没人会抢位置,他拿出母亲给的小笔记本,翻开新的一页,认真地写下“大学食堂:要早点去,避免抢座”,还在后面画了个小圆圈做标记。
张昊看到他的动作,忍不住笑了:“你这也太认真了吧?
抢座而己,跟着我,保证有位置。”
李默也收拾好书本,说:“一起去吧,我知道二食堂有个靠窗的位置,人相对少点。”
三人一起往食堂走,张昊走在前面,一路跟认识的同学打招呼,显得很活络;李默走在中间,偶尔跟林小满说两句校园里的注意事项;林小满走在最后,手里攥着那个记满笔记的小本子,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——教学楼的灯光、路边的宣传栏、操场上跑步的同学,这些都让他觉得新鲜又陌生。
晚饭时,张昊果然凭着“快准狠”的动作抢到了位置,还帮他们点了糖醋里脊、番茄炒蛋和一份青菜。
林小满咬了一口糖醋里脊,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比母亲做的略甜一点,却也很好吃。
他想起背包里还有母亲煮的茶叶蛋,连忙拿出来,分给张昊和李默:“这个是我妈煮的,你们尝尝,放了茶叶和八角。”
张昊接过茶叶蛋,剥开壳咬了一口,眼睛亮了:“哎,你妈这手艺可以啊,比食堂的茶叶蛋好吃多了!”
李默也点点头,慢慢吃着,没多说话,但眼神里带着认可。
吃完晚饭回宿舍的路上,张昊突然想起什么,问林小满:“对了,你报社团了吗?
咱们计算机系的技术社特别火,能接触到不少项目,对以后找工作有好处,不过招新挺严的。”
“社团?”
林小满愣了一下,报到时辅导员提过一句,他还没来得及了解,“我……我还不知道怎么报,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去。”
“没事,明天招新摆摊,我带你去看看,你不是会修电脑吗?
技术社肯定需要你这种实干型的。”
张昊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很随意。
李默也补充道:“技术社的招新表明天会发,我可以帮你一起看看报名要求。”
回到宿舍,林小满坐在书桌前,看着那把旧螺丝刀,又想起张昊说的技术社,心里有点期待——要是能进技术社,是不是就能帮更多人修电脑,还能学到新的技术?
他拿出手机,想搜搜技术社的相关信息,却在背包里摸到了一叠厚厚的文件,不是他的报到资料,而是一叠印着“竞赛申报”字样的纸张,封面上的名字他有点眼熟,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。
他皱着眉翻看着文件,突然想起报到时在辅导员办公室,不小心碰倒的那叠资料——当时太着急捡,好像把别人的文件也一起抱回来了!
林小满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,己经晚上九点多了,不知道这份文件的主人会不会急着用。
他捏着文件,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突然想起下午迷路时看到的那栋亮着灯的白色小楼,那里好像挂着“设计学院”的牌子,而文件封面上,赫然写着“苏清颜 设计学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