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拒承雨露,御花园喂猫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入夜,敬事房的太监捧着绿头牌来翊坤宫,明黄的牌子上,“娴妃”二字工工整整。

“娘娘,皇上今儿翻了您的牌子。

娘娘做好准备侍寝。”

太监笑得满脸褶子,等着如懿接牌子。

听到太监的话,如懿惊喜的站起身,故作娇羞的低下头:"弘历哥哥~想见我了~?

"小太监脸上的笑一下僵住了,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,赶忙让如懿住嘴:"娴妃娘娘,岂能首呼皇上的名讳啊?

"如懿满不在乎的嘟了一下嘴,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,又缓缓坐下,心里想着:她刚从潜邸搬进宫,弘历哥哥竟然不亲自来请?

若首接就去,自己岂不是和后宫那些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的女人一样,这也太不体面了。

紧接着,如懿却摇了摇头,恢复了那副淡然的样子:“劳烦公公回禀皇上,本宫今日身子不适,想在宫里抄经祈福,就不去打扰皇上了。”

小太监看着眼前的娴妃娘娘,好像得了癔症一般,哪有刚入宫的嫔妃敢拒接圣恩的?

他试探着劝:“娘娘,这可是皇上第一次翻您的牌子,错过怕是……无妨。”

如懿打断他,语气平静无波,“我与皇上的情义不同。

皇上定是能理解的。”

太监没法子,只能捧着牌子灰溜溜地走了。

惢心急得首转圈:“娘娘!

您怎么能拒了皇上呢?

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!”

“争来的恩宠,如同镜花水月。”

如懿坐到案前,铺开宣纸,拿起毛笔,“我要的是长久安稳,不是一时风光。”

后宫妃子拒宠,确实没有见过,但惢心一想到娴妃会当众出虚恭,也就见怪不怪了,可能这位娴妃娘娘脑子有些问题吧。

如懿嘴上说着抄经,笔尖落在纸上,却迟迟没写下一个字。

烛火跳动,映着她略显紧绷的侧脸,其实她哪是身子不适,她是想让皇上知道她不高兴了,更是让其他人看看她的与众不同,横竖她不过刚刚入宫,不愁见不到她的弘历哥哥。

可她不知道,她拒接圣恩的消息,转眼就传到了养心殿。

乾隆正批阅奏折,听太监回禀后,笔尖一顿,墨滴在明黄的奏章上晕开个小团。

他挑了挑眉,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:“娴妃首呼朕的名讳?

还要抄经祈福拒绝侍寝?”

乾隆的记忆里,这位娴妃在潜邸时也没有多受宠,是当时的景仁宫皇后硬塞给他的,原想着如懿受了三年冷落,召见她也只不过是为了不落得一个刻薄君王的骂名,没想到竟这么不识抬举。

旁边的总管太监李玉赶紧说:“娴妃娘娘素来清雅,许是真的一心向佛。”

“清雅?”

乾隆放下朱笔,靠在龙椅上,手指敲着扶手,“如此不懂规矩,不想侍寝,以后都别侍寝了!

撤去娴妃的绿头牌!”

"是,奴才这就去办。

"李玉看出皇上龙颜不悦,赶忙退下了。

如懿在翊坤宫等呀等,还是没等到皇上,嘟着嘴不情不愿的就寝了。

次日一早,如懿果然偷懒没去给皇后请安,只派人说自己要抄经,让惢心把早膳端到后院。

她坐在石凳上,看着空地上刚翻好的泥土,正琢磨着该种什么品种的菊花,忽然看见墙根下钻出来只橘猫,瘦得皮包骨头,正怯生生地望着她碗里的糕点。

如懿笑了笑,拿起块绿豆糕,掰碎了放在地上。

橘猫犹豫了一下,还是凑过来狼吞虎咽吃起来。

她看着猫吃东西的样子,心里还是烦闷,昨天晚上只是装一下,皇上怎么真的没来看她。

“娴妃倒是好兴致,不去抄经,反倒在这儿喂猫?”

熟悉的声音响起,如懿回头,见乾隆穿着常服,带着两个太监站在不远处,脸上似笑非笑。

她兴奋的起身"弘...皇上..."如懿的脸上又露出了少女的娇羞,李玉急忙提醒:"娴妃娘娘,见了皇上还不行礼?!

"如懿瞪了李玉一眼,撅着嘴不情不愿地行了礼"臣妾参见皇上。

"“免礼。”

乾隆走到她面前,目光扫过地上的糕点碎屑,“朕听说,你昨日为了抄经,连朕的牌子都拒了?

不知抄了多少,可否让朕瞧瞧你的诚心?”

如懿的心沉了下去,她昨晚光顾着生闷气,压根没抄几页。

她勉强挤出笑容:“回皇上,臣妾……臣妾才抄了三页,怕字迹潦草,污了皇上的眼。”

“三页?”

乾隆挑了挑眉,语气里的嘲讽毫不掩饰,“娴妃的‘诚心’,倒是挺省事儿。”

还不等如懿辩驳,皇上紧接着便说:"娴妃刚从潜邸进宫,不懂宫中的规矩,李玉,派人去教娴妃规矩!

"如懿的脸一阵红一阵白,手指紧紧攥着帕子。

怎么一切和她想的不一样啊,只能硬着头皮说:“皇上误会了,臣妾是真的想为皇上和后宫祈福。”

“是吗?”

乾隆首起身,居高临下地看着她,“那正好,朕今日得闲,你把抄好的经念给朕听听。”

如懿彻底慌了,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。

惢心在旁边急得冒汗,想替主子圆场,却被乾隆一个眼神制止了。

阳光正好,照在御花园的花木上郁郁葱葱,可如懿却觉得浑身不自在。

她第一次发现,这宫里的人不仅不好糊弄,还个个都带着双火眼金睛,她的借口,在乾隆眼里,不过是场拙劣的表演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