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因为在我有记忆起她就一直哼唱这首歌,我以为这首歌是外婆外公爱情的见证。
专家却告诉我,这首歌的曲调,改编自一首安魂曲。
节目播出后,一个陌生老人联系到我,给了我一张旧报纸。
头版头条,是一桩七十年前的陈年血案,死者顾***。
报上说,本案唯一的证人是我的外婆,她却为当时身为警备司令的外公提供了不在场证明。
我翻出歌词手稿,才发现歌名下,藏着两个用泪痕晕开的小字——“证词”。
还有一张泛黄的合照,照片上外婆与一个眉目清秀的男人依偎着,笑靥如花,背面写着:“我唯一的爱人,***。”
1.我曾想,将外婆的爱情昭告天下。
演播厅内我向所有人讲述着外公外婆的故事。
家族联姻,相敬如宾。
警备司令与首富独女,一世佳话。
外婆在世时总是一个人哼着那首《云与风》。
“倘若云不遇风,便不必流浪。”
那曲调是我童年的摇篮曲,是他们爱情的墓志铭。
主持人热泪盈眶,将手稿递给音乐家。
他戴着白手套,指尖触到纸张的瞬间,却缩了一下。
他将手稿放到钢琴上,弹了几个音。
那声音滞涩、扭曲,像生了锈的绞盘在转动。
全场寂静。
主持人干笑着打圆场:“周老师看来是被这深情所慑,不知如何评判了。”
周老师摇头,摘下眼镜,用镜布反复擦拭。
“小姑娘,这东西,你从何处得来?”
“我外婆的遗物。”
“你确信,这是情歌?”
他质问的语气。
“当然。”
他长叹一声,转向冰冷的镜头。
“《云与风》的曲调,并非原创,它改编自一首非常古老的安魂曲。”
“通常用在葬礼,为不得安息的亡魂镇灵。”
安魂曲?
给死人唱的歌?
我冲过去,夺回手稿,指甲几乎要抠穿纸背:“可这歌词……曲为骨,词为皮。”
他看我的神情,像在看一个可怜虫,“或许,你外婆想凭吊的,是一段早已腐烂的感情。”
节目录制被叫停后,周老师那句“凭吊一段早已腐烂的感情”,像冤魂一样追着我。
腐烂?
多难听的词。
可它偏偏就那么精准。
我在外婆仅有的遗物中找了很久,再没有找到与《云与风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