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星际快递舱的着陆冲击传来时,郭博士正在给晶体虫的玻璃缸换营养液,手里的滴管晃了晃,几滴透明液体没落在缸里,反而溅在了《宇宙种族图鉴》的封面上。
“啧。”
他放下滴管,用袖口胡乱擦了擦,皮质封面上还是留下了几处淡淡的水痕,像给那半残的“宙种族图”烫了几个透明的印章。
机械臂的屏幕适时亮起:检测到快递舱着陆信号,位于实验室东1.2公里处,是否启动回收程序?
“去呗,”郭博士甩了甩手上的水,“看看联盟又给我寄什么‘惊喜’了。”
他故意把“惊喜”两个字咬得很重——上上次是一箱印着“人类精英专用”的营养剂,上次是王浩专员亲笔签名的《联盟行为规范手册》,每一次都精准地踩在他的雷点上。
机械臂滑向出口时,郭博士突然想起什么,抓起桌上的马克笔追了上去:“等会儿!
收件人信息还没改呢!”
实验室的外舱门缓缓打开,露出外面被地球光照亮的荒原。
月球的土壤是那种介于灰白和赭石之间的颜色,踩上去会发出“沙沙”的轻响,像碾碎了无数星星的碎片。
郭博士穿着轻便的舱外服,手里举着个写着“收件人:爱吃胡萝卜的星际海盗”的牌子,站在回收机械臂旁边等快递舱。
远处的环形山边缘还沾着昨夜的阴影,像条没织完的灰围巾。
快递舱就落在阴影和光亮的交界处,银白色的外壳在地球光下泛着冷光,舱体上印着的金色标识格外刺眼——“人类优先配送通道”。
“又是这套。”
郭博士皱了皱眉。
联盟总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,好像在宇宙里打上“人类”的标签,就能比其他种族高贵似的。
他见过杂烩港的贸易市场,影族的夜视镜、棱光晶民的折射盾、歌者族的声波校准器,哪样不比人类的“优先通道”有用?
回收机械臂己经把快递舱拖了过来,舱门“嗤”地一声弹出,露出里面用防震泡沫裹着的箱子。
郭博士伸手去搬,入手比想象中轻,箱子上贴着的快递单和他预想的一样:寄件人是“联盟物资调配中心”,收件人是“月球实验室 郭博士”,旁边还用小字标着“人类研究员专属”。
“专属你个大头鬼。”
他嘟囔着,掏出马克笔在收件人那一栏涂涂改改。
先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胡萝卜,再在旁边写“爱吃胡萝卜的星际海盗”,最后觉得不够,又在箱子角落画了个吐舌头的鬼脸,正好对着那个“人类优先”的标识。
机械臂的摄像头对着他拍了拍,屏幕上跳出个问号表情。
“懂什么,”郭博士把笔塞回口袋,抱起箱子往回走,“这叫‘身份伪装’。
万一有星际海盗路过,看到这箱子,说不定还会跟我拜个把子。”
回到实验室,外舱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,舱内的气压调节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。
郭博士脱掉舱外服,把箱子放在中央的实验台上,拍了拍上面的防震泡沫:“让我看看,这次是《规范手册》第二版,还是‘精英营养剂’加强版?”
他拆开第一层泡沫,露出里面的纸箱,上面印着“时钟族精密零件”的字样——这才是他真正订的东西。
上个月调试米娅的触觉传感器时,发现有几个零件的灵敏度不够,托杂烩港的朋友订了批时钟族产的正品,没想到联盟的物资中心居然会负责配送。
“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”
郭博士挑眉,用美工刀划开纸箱。
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个银色的小盒子,每个盒子上都刻着不同的星图,和他上次收到的传感器一样——这是时钟族的标志,据说每颗星星代表一个零件的“校准星座”,出厂前要对着星图调三天三夜。
“不错不错,”他拿起一个盒子晃了晃,里面传来轻微的“咔哒”声,像有颗小珠子在动,“时钟族的东西就是靠谱,比联盟那些流水线货强多了。”
他把十个盒子一一摆在实验台上,刚要打开第一个,突然发现纸箱底部还有个东西——一个用黑色防震袋裹着的小方块,比他的手掌稍大,上面没贴任何标签。
“赠品?”
郭博士愣了愣,联盟的快递啥时候这么大方了?
他捏了捏防震袋,里面的东西硬硬的,边缘有点硌手,不像传感器之类的零件。
拆开防震袋,露出的东西让他“咦”了一声——是块不规则的蓝色晶体,大概有半块香皂那么大,表面算不上光滑,甚至能看到几道天然的纹路,像被谁随手掰下来的一块。
晶体的颜色比他给米娅装在胸腔里的那块深,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蓝光,像把淬了星尘的小刀片。
他翻来覆去地看,发现晶体的一角刻着个极小的符号——像是时钟族的文字,又有点像幅简笔画的星星。
“这是什么?”
他对着光举起来,晶体里似乎有细碎的光点在流动,看得久了,居然有点头晕,像盯着旋转的星云看了太久。
机械臂滑过来,托盘里放着他的便携式光谱仪。
郭博士接过来,对着晶体扫了一下,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:成分:硅铝酸钙,含微量未知元素(检测到能量反应),硬度7.5,反光频率480Hz-520Hz(可变)“反光频率可变?”
他有点惊讶。
普通的晶体虫外壳反光频率是固定的,只有活跃的晶体虫本身才能调节频率,这块石头一样的晶体居然也能变?
他试着用手指敲了敲晶体表面,“咚”的一声,声音很脆,像敲在空心的玻璃上。
奇妙的是,随着这声敲击,晶体的反光频率突然变了,光谱仪上的数值跳了一下,从490Hz升到了510Hz,连颜色都似乎亮了一点。
“嘿,有点意思。”
郭博士来了兴致,又敲了两下,这次用的力气稍大,晶体的反光频率降到了480Hz,颜色也暗了下去,像泄了气的气球。
这时候他才注意到,防震袋里还塞着一张小纸条,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,像是用手写的:“时钟族老工匠赠:边角料,能聚光,或许对你的‘小骨架’有用。
——杂烩港老李托我带给你”郭博士的心跳漏了一拍。
老李?
那个退休回地球的老李?
他怎么会知道米娅的事?
还特意托人带块晶体来?
他突然想起离开研究所前,老李拉着他的手说:“郭博士,我在杂烩港认识个时钟族老工匠,手艺好得很,你要是搞你的‘大项目’缺零件,跟我说一声,我帮你打招呼。”
当时他只当是客套话,没想到老李真记在心上了。
“这老头……”郭博士捏着那张纸条,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。
在月球待得太久,他差点忘了被人惦记着是什么感觉。
他把晶体放在手心,试着用体温去焐它。
过了一会儿,光谱仪上的数值开始慢慢上升,从480Hz一点点爬到500Hz,晶体的颜色也变得温润起来,不再像刚才那样冷冰冰的。
“聚光……”他喃喃道,突然有了个主意。
他抱着晶体往隔间走,机械臂跟在后面,屏幕上显示:检测到您的心率上升,是否需要医疗协助?
“不用,”郭博士笑了笑,推开隔间的门,“给你看个好东西,米娅。”
工作台上的金属骨架还保持着昨晚的样子,胸腔里的蓝色晶体安安静静地躺着,像在睡觉。
郭博士把老李送的这块晶体放在旁边,两块蓝色的石头并排躺着,一个小巧规整,一个粗犷天然,倒像是一对姐妹。
“你看,”他拿起那块天然晶体,对着灯光晃了晃,“这是老李托人带来的,说能聚光。
说不定……能当你的‘备用电源’?
或者……”他突然想到什么,转身翻出工具箱,“给你做个小挂件?
挂在脖子上,像那块月球尘埃挂件一样。”
他试着用工具在晶体的边角磨了个小孔,没想到这晶体看着粗犷,其实挺硬,磨了半天只留下个浅浅的痕迹。
“行吧,”他喘了口气,把晶体放在米娅的“手心”里,“先放你这儿,等我找个好工具再加工。”
晶体的重量让米娅的金属手指微微下垂,看起来像是在小心翼翼地捧着什么宝贝。
郭博士看着这一幕,突然觉得米娅好像“活”了一点——不是那种程序启动的“活”,而是像有了点盼头的活。
他走出隔间时,机械臂正在处理刚收到的消息,屏幕上显示:杂烩港快递站发来通知:您订的“冷笑话数据库扩容包”己发货,预计7天后抵达。
“不错啊,”郭博士心情大好,拍了拍机械臂的托盘,“等数据库到了,就让米娅天天给你讲笑话,省得你总学猫叫。”
机械臂似乎听懂了,滑到自动门旁边,“喵呜”了一声,这次的声音格外欢快,尾音还带着个小小的上扬,像在笑。
郭博士回头看了眼隔间的方向,米娅手心的蓝色晶体在灯光下闪了闪,像是在回应那声猫叫。
他突然觉得,这个被“人类优先”和“联盟规范”包围的实验室,好像真的开始有点不一样了。
那些被贴上“多余边角料”标签的东西——会学猫叫的自动门、能听懂笑话的晶体虫、老李托人带来的蓝色石头,还有这具尚未激活的金属骨架——或许才是宇宙里最珍贵的宝贝。
他拿起那本《宇宙种族图鉴》,翻到“时钟族”的页面,在旁边补了一行字:“他们相信,每块边角料里都藏着一片没被发现的星空。”
写完,他把书放在实验台最显眼的位置,正好能让走进实验室的人一眼看到。
至于那个印着“人类优先”的快递箱,他没扔,而是把它拆开,剪成了一个个小方块,当成给晶体虫搭“城堡”的积木。
看着玻璃缸里那些亮晶晶的小家伙在纸箱城堡里钻来钻去,郭博士突然觉得,所谓的“优先”,大概从来都不该刻在箱子上,而是藏在这些被精心对待的“多余”里。
远处的地球又升高了一点,透过观察窗照进来的光落在米娅手心的蓝色晶体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,像谁在桌面上撒了把会眨眼的星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