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不可能的证物“滋啦——”探灯的电流声,在寂静的千年古墓里显得格外刺耳。
我叫陈曦,一名考古学家。此刻,我正跪坐在刚被开启的唐代贵妃墓主室中,
指尖的每一次颤抖,都像是对生命沙漏的无声催促。家族遗传病的阴影,
像这墓室的黑暗一样,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。三十岁,我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,
却也可能是最后的倒计时。我深吸一口气,用尽全力压下心底的恐惧,
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这个密封完好的紫檀木盒上。随着“咔”的一声轻响,
尘封千年的秘密展现在我眼前。没有想象中的奇珍异宝,只有一叠保存完好的丝绸。
而在丝绸之上,静静地躺着一个……一个现代的透明文件袋。我的呼吸瞬间凝固了。袋子里,
是一份打印出来的A4纸。纸张的页眉处,
印着一行再熟悉不过的宋体字:“长安中心医院基因检测报告”。我的大脑一片空白,
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冻结。我颤抖着,近乎是自虐般地,
将目光移向了报告上“被检测人”的那一栏。陈曦。那两个字,像烧红的烙铁,
狠狠地烫在了我的视网膜上。这不可能!这绝对不可能!这一定是某个队员的恶作剧!
我猛地合上木盒,心脏狂跳,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。我告诉自己,这只是一个荒唐的玩笑,
一个品味低劣的玩笑。“陈教授,累了吧?喝口茶,歇歇。”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传来。
是王师傅,这个考古队的看守员。他端着一个土黄色的搪瓷杯,杯口冒着袅袅的热气,
脸上挂着万年不变的、和蔼的笑容。“王师傅……”我的声音干涩得厉害。“怎么了,
陈教授?脸色这么难看?是不是挖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,吓着了?”他将茶杯递到我手里,
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我身旁的紫檀木盒,语气意味深长,“有些宝贝啊,就是这样,
它不指望你弄懂它,只等着你接受它。”他的话,像一根淬了毒的针,
精准地刺入我最敏感的神经。我猛地抬头,死死地盯着他。他的眼睛浑浊而平静,
看不出任何破绽。我接过茶,滚烫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,却丝毫无法温暖我冰冷的四肢。
当晚,墓室里出事了。那把嵌满了绿松石的国宝级“镇墓匕首”,在三重安保之下,
不翼而飞。所有人都被惊动了,现场一片混乱。我冲到监控室,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录像。
在凌晨三点零四分,所有的屏幕都闪过一片刺眼的雪花。就在这短短一秒的信号中断之前,
我看到了!我看到了一个鬼魅般的身影,贴着展柜一闪而过。那身形,那步态,
像极了……王师傅。可项目组的所有人都为他作证,那个时间点,
他正在十几公里外的家里睡觉。我死死地攥着那份来自千年古墓的DNA报告,
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。监控画面最后定格的那一帧里,那个模糊的身影微微侧过头,
虽然看不清脸,但我却清晰地捕捉到了一丝诡异的、熟悉的微笑。“监控里一闪而过的微笑,
竟然和我今天在王师傅脸上看到的,分毫不差。”第二章:看守员的凝视“陈教授,
你看花了眼吧?我这把老骨头,哪能有那种身手?”第二天,
当我拿着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质问王师傅时,他只是憨厚地笑着,
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焦黄的牙。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签到表,指着上面的时间,
“你看,我昨晚九点就离场了,保安小李亲眼看着我走的,这都有记录。”他的不在场证明,
完美得无懈可击。同事们也纷纷劝我,说我是压力太大,出现了幻觉。只有我自己知道,
那绝对不是幻觉。那个身影,那种感觉,就像梦魇一样,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。
从那天起,我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王师傅。我发现,他那双号称“搬了一辈子砖”的手,
竟然比我的还要光滑细腻,没有一道皱纹。我发现,
他总能在我们团队对某个墓室结构争论不休时,看似无意地说上一句“我听我爷爷说,
这儿好像有个夹层”,而最终的事实,总能印证他的“道听途说”。最让我毛骨悚然的,
是他哼的那些小调。那是一些早已失传的唐代乐府,我只在最偏僻的文献里读到过曲谱,
从未想过有朝一日,能听到活生生的人哼唱出来。接二连三的怪事,让我几乎要疯掉。
而就在此时,第二件国宝失窃了。这一次,是那本被我们命名为《无字天书》的奇特古籍。
它被安放在恒温恒湿的防爆玻璃柜中,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监控。然而,它就这么凭空消失了。
监控录像里,依旧是凌晨三点的雪花屏。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,
在精准地嘲弄着我们引以为傲的现代科技。整个考古队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。
我把自己关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,
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之前为《无字天书》拍摄的高清照片,试图找到一丝一毫的线索。
“啪嗒!”连续几天的高度紧张,让我身心俱疲。我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台灯,
老旧的灯管发出一阵不稳定的闪烁。就在那忽明忽暗的光线下,奇迹发生了。
我手中的照片上,那本原本空无一字的《无字天书》书页,竟然随着灯光的每一次闪烁,
浮现出了密密麻麻的、如同蛛网般复杂的金色纹路!那不是文字,
更像是一种……一种我无法理解的、充满了生命韵律的编码!我的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。
我发疯似的调整着台灯的角度和亮度,试图稳定住那个能让字迹显现的特定光谱。终于,
在某个瞬间,那些金色的纹路彻底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。它们繁复、精美,
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、非人类的逻辑感。而就在书页的右下角,
我看到了一个用朱砂写下的小小的批注,字迹飞扬跋扈,充满了帝王之气。那只有两个字,
却让我如坠冰窟。“血脉。”“那熟悉的字迹,我曾在无数武则天的御批奏折上见过,
一模一样!”第三章:亡者的密语接下来的几天,我像着了魔一样,将自己锁在暗房里,
废寝忘食地破解《无字天书》上的秘密。我发现,那根本不是文字,
而是一套完整的、逻辑严密的基因图谱!
它详细地描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技术——通过一种特殊的矿石作为“钥匙”,
利用丝绸书页上附着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“刻刀”,可以直接进入活体细胞,
进行基因层面的“重组”与“修复”。这简直是天方夜谭!这哪里是唐代的文物,
这分明就是一本来自未来的、神明才能拥有的“创世之书”!在书页的最后一章,
我发现了一行用另一种笔迹写下的、几乎被磨损掉的警告:“初代载体排异,神魂剥离,
沦为‘影’。非至纯之血,不可承载永生之重。”“影”?“至纯之血”?这都代表了什么?
就在这时,我派人送去检测的、王师傅常给我的“养生茶”的化验报告也出来了。报告显示,
茶水中含有一种极其罕见的、未被现代医学收录的生物碱成分。它的主要作用,
是抑制人体大脑皮层中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性。通俗点说,
它是一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“忘记”恐惧和焦虑的基因沉默剂。我浑身冰凉,
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中疯狂滋生。我拿出那份从古墓中找到的、属于我自己的DNA报告,
颤抖着,将其与《无字天书》上描绘的基因图谱进行比对。我不需要精密的仪器,只用肉眼,
我就看出了那个令人绝望的结论。它们是……一对一的。我的DNA序列,
与《无字天书》中那个被称为“至纯之血”的“完美范本”,有着高达99.9%的吻合度!
那份报告,根本不是一份简单的检测报告。它是一份“说明书”,
一份为我量身定做的“使用说明书”!“轰隆!”一道惊雷在窗外炸响,大雨倾盆而下。
办公室的门,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。我的导师,也是这次考古项目的总负责人——林教授,
浑身湿透地冲了进来。他脸色惨白,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惶。“陈曦!出事了!
”他一把抓住我的肩膀,声音嘶哑,
“《无字天书》……《无字天书》被我们的竞争对手‘创世集团’抢走了!
他们……他们想重启那个禁忌的实验!”我看着他,看着这位我一向敬重如父的导师,
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澄明。“创世集团?”我轻轻地推开他的手,
将桌上的DNA报告转向他,“林教授,是你告诉他们,我就是那个‘至纯之血’的吗?
”林教授的瞳孔猛地一缩,脸上的惊惶瞬间凝固,
转而被一种我从未见过的、狂热而贪婪的神色所取代。办公室的门,在此时“吱呀”一声,
再次被推开。王师傅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,静静地站在门口。雨水顺着他的裤脚滴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