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初遇
苏瑶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,她己经为了这期杂志的专题策划忙碌了好几天。
作为时尚杂志《风尚视界》的资深编辑,她对每一个选题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。
这次,总编决定做一期关于城市建筑美学的专题,旨在展现城市中那些独具魅力的建筑背后的故事和设计理念,让时尚与建筑这两种看似不同领域的艺术产生碰撞。
苏瑶深知这个专题的难度,不仅要深入了解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,还要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,将建筑的美以一种时尚且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。
经过团队几天的筛选和联系,他们终于确定了采访林宇——一位在建筑设计界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。
林宇的作品融合了现代简约与传统元素,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不少奖项,他设计的几座城市地标性建筑更是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打卡点。
苏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职业套装,深吸一口气,拿起采访提纲和录音设备,前往约定的采访地点——林宇的工作室。
林宇的工作室位于市中心一座复古风格的建筑内,苏瑶踏入那扇厚重的木门时,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。
工作室内部的装修简洁而富有格调,***的水泥天花板搭配着木质的横梁,巨大的落地窗让充足的光线倾泻而入,西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建筑设计草图和效果图。
“苏小姐,您好,欢迎您来采访。
林总正在会议室处理一些紧急事务,稍等片刻,他马上就过来。”
一位年轻的助理热情地招呼着苏瑶,并将她引领到休息区。
苏瑶微笑着点头致谢,坐在柔软的沙发上,继续熟悉采访提纲,同时打量着周围的环境。
她注意到在一旁的展示架上,摆放着一些建筑模型,从精致的细节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用心和高超技艺。
没过多久,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传来。
苏瑶抬起头,只见一个身着白色衬衫、黑色西裤的男子向她走来。
他身形挺拔,戴着一副细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深邃而有神,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。
苏瑶立刻站起身来,微笑着伸出手:“林先生,您好,我是《风尚视界》杂志的编辑苏瑶,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。”
林宇也微笑着伸出手,握住苏瑶的手,说道:“苏小姐,久仰大名,抱歉让您久等了,刚刚有些紧急事务需要处理。”
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,让苏瑶心中微微一动。
两人在采访区坐下,苏瑶调整好录音设备,开始了采访。
起初,气氛还有些拘谨,毕竟两人是初次见面。
但随着采访的深入,苏瑶发现林宇是一个非常健谈且专业素养极高的人。
每当谈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时,他的眼中便闪烁着光芒,言语间充满了热情和自信。
“林先生,您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,在您看来,这种融合对于当代建筑美学的意义是什么呢?”
苏瑶问道,她专注地看着林宇,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。
林宇思考了片刻,缓缓说道:“在我看来,现代建筑追求简洁高效的同时,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根源。
传统元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,将它们融入现代建筑中,不仅能赋予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,还能让建筑在千篇一律的现代风格中脱颖而出。
而且,这种融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,让更多的人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
苏瑶被林宇的回答所打动,她接着问道:“那在实际设计过程中,您是如何找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,确保两者不会互相冲突呢?”
林宇微微皱眉,陷入回忆:“这其实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践。
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场地条件、功能需求和文化背景。
我会先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、地理环境,然后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材料,寻找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。
比如在[具体项目名称]中,我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作为建筑的支撑体系,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,又利用现代的金属材料进行强化,使其满足现代建筑的力学要求。
同时,在建筑外观上,运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,展现出现代建筑的简洁美感。”
随着林宇的讲述,苏瑶仿佛看到了那些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,她对林宇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而林宇也对苏瑶的提问感到惊喜,她的问题不仅专业,而且角度新颖,能够引导他深入思考一些平时没有关注到的方面。
采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,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。
“林先生,最后一个问题,对于未来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,您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吗?”
苏瑶问道,这也是读者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。
林宇扶了扶眼镜,目光望向窗外繁华的城市,说道:“我认为未来建筑美学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的融合,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,建筑也会朝着更加可持续、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。
同时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智能建筑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,建筑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或使用的空间,而是一个能够与使用者互动、自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体。”
采访结束后,苏瑶关闭了录音设备,由衷地说道:“林先生,非常感谢您今天抽出时间接受采访,您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。
我相信这期专题一定会非常精彩。”
林宇微笑着说:“苏小姐太客气了,我也很开心能与您这样专业的媒体人交流。
如果在后期整理资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,随时联系我。”
说着,他拿出一张名片递给苏瑶。
苏瑶接过名片,上面印着林宇的名字、联系方式以及工作室的地址,设计简洁而大方。
她也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名片回递给林宇:“好的,林先生,如果有需要,我一定会麻烦您的。”
两人起身,再次握手道别。
苏瑶走出工作室,心中还回味着刚才与林宇的交谈。
她发现林宇不仅在专业领域才华横溢,而且为人谦逊温和,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。
而林宇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,看着苏瑶离去的背影,心中也泛起一丝涟漪。
苏瑶的出现,就像一缕清新的风,吹进了他忙碌而略显单调的工作生活。
回到杂志社,苏瑶立刻投入到资料整理的工作中。
她一边听着采访录音,一边将林宇的精彩回答整理出来,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林宇讲述时专注的神情。
同事们看到苏瑶工作时格外投入的样子,纷纷打趣道:“苏瑶,这次采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人,看你这状态,感觉都沉浸在里面了。”
苏瑶脸微微一红,说道:“别乱说,只是这次采访的内容很有价值,我想把它做到最好。”
但她心里明白,除了采访内容本身,林宇这个人也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晚上,苏瑶坐在家里的书桌前,继续完善专题的文案。
她总觉得还缺少一些能够让整个专题更加生动的元素。
突然,她想到在林宇工作室看到的那些建筑模型,或许可以拍一些模型的照片,放在专题中,既能展示林宇作品的细节,又能增加视觉上的吸引力。
于是,她拿起手机,找到林宇的联系方式,犹豫了一下,还是发了一条信息:“林先生,您好,我是《风尚视界》的苏瑶。
今天采访结束后,我想到您工作室的那些建筑模型很有特色,如果方便的话,不知能否再去拍摄一些模型的照片,用于我们这期专题。
给您添麻烦了。”
信息发出后,苏瑶有些紧张地等待着回复。
过了一会儿,手机屏幕亮了,林宇回复道:“苏小姐,您好。
没问题,随时欢迎您来拍摄。
您看明天下午方便吗?
我让助理提前准备好。”
看到林宇的回复,苏瑶心中一喜,立刻回复道:“好的,太感谢您了,明天下午见。”
放下手机,苏瑶脸上露出了笑容,她期待着明天与林宇的再次见面,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她心中悄然蔓延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