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初试锋芒
虽说有几个胆子稍大些的下人在门口探头探脑,眼神中交织着好奇与狐疑,然而多数人依旧持着观望之态。
在他们心底深处,这位苏家小姐往昔乃是个弱不禁风、仿若风拂即倒的娇柔千金,于这医术之道能有几分造诣,实在是令人生疑,仿若荒诞不经的奇谈一般。
未时将过,正当林瑶在医馆内悉心整理药材,熟悉周遭环境之际,厨房那边骤然传来一阵喧闹嘈杂之声。
原是一个小厮在帮厨之时,不慎被热油溅到,手臂刹那间红肿起泡,疼得他龇牙咧嘴,冷汗如雨珠般簌簌滚落,那痛苦之状着实令人揪心不己,仿若一只受伤被困的小兽在无助地哀号***。
林瑶听闻动静,神色从容镇定,莲步轻移,不疾不徐地快步赶至事发之处。
她的眼神之中透着冷静与自信,仿若一位久经沙场、经验老到的医者奔赴生死一线。
先是和颜悦色、轻声细语地安抚那小厮,那温柔的语调仿若春日里最轻柔的微风,缓缓拂过心田,使得小厮那慌乱无措的心稍稍得以安定。
“莫要惊慌,莫要害怕,且让我来细细查看。”
她轻言慢语地说道,声音之中蕴含着一股让人莫名安心的力量。
随即迅速吩咐旁人打来清水,而后亲自轻柔又麻利地冲洗那小厮的伤口,以缓解那灼烧难耐之痛。
她的动作娴熟流畅、精准无误,没有丝毫的犹疑和慌乱,仿若往昔己然历经无数次这般的紧急救治。
紧接着,她转身走向一旁自己精心筹备的药箱,开启箱盖,只见里面分格别类地摆放着各类草药,皆是她这段时日不辞辛劳、精心收集并炮制而成,每一味草药皆承载着她的心血与殷切期望。
她眼神专注而炽热,仿若世间万物皆己化为虚无,唯有眼前这些草药最为紧要关键。
她从中精准无误地挑出几味对症之药,置于石臼之中,手持木杵细细研磨起来。
她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,仿佛正在进行一场神圣庄严的仪式。
不多时,草药便化作细腻如粉的粉末,她用干净洁白的纱布将药粉轻轻敷在小厮的伤口之上,又耐心细致地交代后续换药的时辰、方式以及饮食禁忌诸事,每一个字皆清晰明了,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的专业素养与负责态度。
起初,众人尚心存疑虑,仿若置身于一片朦胧的迷雾之中,可没过几日,小厮的伤竟奇迹般地痊愈了,红肿消退殆尽,疤痕都几近不见,仿若从未受过伤一般。
此事仿若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刹那间激起千层浪涛,下人们奔走相告,对这位苏家小姐的医术啧啧称奇,看向她的眼神满是敬佩与信服,仿若亲眼目睹了在世华佗施展神技。
而林瑶望着众人脸上那真诚质朴的笑容,心中满是成就感,仿若辛勤耕耘的农夫看到了丰收的累累硕果。
她知晓自己这第一步,算是稳稳当当地踏出了,仿若在坚实厚重的大地上留下了一个深刻而有力的脚印,为她未来的前行之路奠定了稳固良好的根基。
随着小厮的伤逐渐好转,医馆也迎来了更多的病人。
起初,大多是一些患有头疼脑热、跌打损伤等小毛病的下人,但林瑶皆一视同仁,认真严谨地为他们诊断病情、施药治疗。
她不仅运用自己所学的现代医学知识,精准地判断病情的根源与发展态势,还巧妙地结合古代的医学理论和方法,开出适宜的药方。
对于一位长期被咳嗽顽疾困扰的老婆婆,林瑶先是和颜悦色地仔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和日常症状表现,又通过听诊等传统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检查。
她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医学功底,发现老婆婆的咳嗽之症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外感风寒所致,还与肺部长期积累的一些旧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于是,她在开方之时,除了选用一些止咳化痰、清热解表的草药外,还特意加入了几味能够调理肺部功能、滋养肺气的珍贵药材,并反复嘱咐老婆婆要注意休憩,避免受寒着凉,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平和一些,切不可食用那些辛辣油腻、生冷***性的食物。
在治疗一位扭伤脚踝的家丁时,林瑶不仅手法娴熟地为他进行了关节复位和妥善的固定,还耐心地教给他一些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方法,以助他尽快恢复脚踝的正常功能。
她的这些独到的做法,让病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用心良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,也使得医馆的口碑越来越好,声名远扬。
然而,林瑶的医术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无端质疑。
府中的一位年事颇高、自恃在府中多年且医术高明的老大夫,对林瑶这个突然冒出来的 “神医” 很是不服气,仿若一只被激怒的斗鸡。
他西处散播谣言,声称林瑶的医术不过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罢了,根本治不了什么大病重病,只是运气好撞上了几个轻症患者罢了。
林瑶听闻这些不实谣言,并未动怒生气,亦未急于辩解澄清。
她深知,唯有确凿的事实才能让这些人彻底闭嘴,心服口服。
于是,她愈发勤勉努力地钻研医术,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治疗水平和医学素养。
一日,一位夫人被人急匆匆地抬进了医馆。
只见这位夫人脸色苍白如纸,昏迷不醒,气息奄奄,家人皆在一旁焦急万分,哭声喊声交织一片。
林瑶见状,立刻神色凝重地对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,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,她发现这位夫人乃是因为气血攻心,加之长期的劳累过度和内心的抑郁忧思,致使身体极度虚弱,脏腑功能紊乱失调。
林瑶迅速且果断地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案,她先是取出银针,手法精准地用针灸***夫人的穴位,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使其体内的气机得以顺畅运行。
而后,又命人速速煎服一剂她精心调配的中药,以滋养身体,安神定志,补充气血。
在林瑶的悉心照料和精心治疗下,夫人的病情逐渐好转,意识也慢慢恢复清醒。
家人对林瑶感激涕零,仿若她是救命的菩萨下凡。
而那位之前西处散布谣言的老大夫见此情形,也不得不闭上嘴巴,对林瑶的医术心服口服,自惭形秽。
经此一系列的事情之后,林瑶在侍郎府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。
下人们对她愈发尊敬和信任,苏侍郎也对她另眼相看,开始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关注,仿若她是一颗闪耀在府中的璀璨明珠。
林瑶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,她深知自己在这医学之路上依旧还有漫长的征程要走。
她利用自己如今在府中的影响力,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府中推广一些卫生知识和健康养生的理念。
她悉心教导下人们要勤洗手、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干净,以防病邪从口而入。
她还提倡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,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。
在闲暇之余,林瑶也未曾有片刻懈怠,依旧孜孜不倦地继续学习和深入研究医术。
她翻阅了大量的古代医书典籍,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,同时也将自己所掌握的现代医学知识与古代医学智慧相互融合,不断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。
她还时常与一些行走江湖的郎中进行交流切磋,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和独特见解。
这些江湖郎中虽然未曾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医学教育,但他们在长期的实践闯荡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经验,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别具一格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林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土方子,进一步充实丰富了自己的医术知识宝库。
随着时光的缓缓流逝,林瑶的医馆愈发受到众人的欢迎和赞誉,不仅侍郎府中的人纷纷前来就诊,就连一些附近的居民听闻了她的名声后,也都慕名而来。
林瑶的医术和仁心,仿若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,在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时代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,为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健康的曙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