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补丁与新书包

掌心的刺 易天命 2025-04-01 19:24:07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入秋的风裹着山尖的凉意,吹得村口老槐树的叶子簌簌落,铺在泥路上,踩上去软乎乎的。

林晚星凌晨西点就醒了,天还蒙着层墨色,灶房里的煤油灯己经亮了,昏黄的光透过窗棂,在地上投出歪歪扭扭的影子。

她摸黑套上那件打了三个补丁的蓝布褂子,袖口又短了些,露出的手腕细得能看见青色的血管,刚一坐起身,就听见隔壁屋传来母亲王秀兰的声音,软得像刚蒸好的白面馒头。

“朝阳,快起来啦,今天可是你第一天上小学,妈给你煮了红糖鸡蛋,吃了长精神!”

林晚星的动作顿了顿,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身下磨出棉絮的旧棉被。

红糖鸡蛋的香味很快飘了过来,甜丝丝的,裹着热气,勾得她肚子“咕咕”叫。

她昨天的晚饭是半碗玉米糊糊,就着半块咸菜,睡前饿得厉害,偷偷喝了瓢凉水才压下去。

她知道,那碗红糖鸡蛋,和去年春天的荷包蛋一样,从来都不属于她。

她没敢耽搁,光着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,快速把衣服穿好,又从床底下摸出那双露趾的布鞋——鞋帮上的补丁又多了一块,是她前几天自己用针线缝的,针脚歪歪扭扭,像条爬不动的小虫子。

她走到灶房门口时,正看见林朝阳坐在小板凳上,手里拿着个白面馒头,面前的粗瓷碗里,卧着两颗裹着红糖的鸡蛋,糖水亮晶晶的,顺着碗边往下淌。

“妈,我的新书包呢?

你昨天说今天给我带新书包的!”

林朝阳晃着圆滚滚的脑袋,声音里满是期待。

王秀兰赶紧放下手里的锅铲,从柜子里抱出一个崭新的书包——天蓝色的布料,上面印着只咧嘴笑的米老鼠,拉链是银色的,拉起来“哗啦”响,边角还缝着一圈白色的蕾丝。

林晚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,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书包,比村小里那些大孩子背的布包好看多了。

“这呢这呢!

昨天你爸去镇上赶集,特意给你买的,花了八块钱呢!”

王秀兰把书包递到林朝阳手里,脸上的笑像开了花,“咱们朝阳是要考大学的,就得用这么好的书包!”

林朝阳抱着书包,高兴得在地上转了个圈,书包上的米老鼠跟着晃,晃得林晚星心里发紧。

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胳膊上挎着的布包——那是她用母亲穿旧的衣服、弟弟穿小的裤子拼的,布料五颜六色,有蓝色、灰色,还有一块是弟弟小时候的开裆裤,上面还留着块洗不掉的污渍。

她缝了整整三个晚上,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次,才勉强缝成个能装东西的样子。

这半年来,她每天早上劈完柴、喂完猪,就会偷偷跑到村小的窗外听课。

老师讲“a、o、e”,她就趴在窗台上跟着念;老师在黑板上写“一二三”,她就用树枝在地上跟着画。

她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在心里,晚上趁家里人都睡了,就着煤油灯的光,在捡来的废纸背面写字。

她的“课本”是村小的大孩子用完的旧书,书页缺了角,字迹也模糊了,可她却像宝贝一样藏在床底下,每天都要翻看好几遍。

“林晚星!

站在那儿干什么?

还不赶紧去劈柴!

今天朝阳上学要早点走,别耽误了时间!”

王秀兰的声音突然拔高,刚才的温柔一下子没了踪影,像被风吹走的烟。

林晚星赶紧应了声“就来”,转身往院子角落的柴堆跑。

斧头还是那把比她高半头的老斧头,木柄上的裂痕又深了些,她双手握着斧柄,踮起脚尖,使出全身力气往下劈。

湿冷的风刮在脸上,像小刀子割,没一会儿,她的手就冻得通红,指关节僵得发疼,可她不敢停——要是劈得慢了,母亲又要骂她“赔钱货”,说她“吃闲饭不干活”。

劈到第七根柴火时,堂屋里传来林建国的声音:“朝阳,过来,爸给你装文具。”

林晚星停下手里的活,偷偷往堂屋望了一眼,看见林建国正把一支崭新的钢笔、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文具盒放进那个蓝色书包里。

钢笔是黑色的,笔帽上还挂着个小铃铛,文具盒是铁皮的,打开时“咔嗒”响,里面放着橡皮、尺子,还有五支削得尖尖的铅笔。

那些东西,林晚星只在村小的老师手里见过。

她自己用的“笔”是捡来的铅笔头,短得只能用两根手指捏着,“橡皮”是块掉在地上的碎橡皮,“尺子”是母亲纳鞋底用的木尺,被她偷偷磨了磨边。

可就算是这样,她也很满足,每天用这些“文具”在废纸上写字,心里就像揣了块糖,甜丝丝的。

“爸,这支笔能写出好看的字吗?”

林朝阳拿着钢笔,好奇地问。

“当然能!”

林建国摸了摸林朝阳的头,笑得一脸骄傲,“咱们朝阳将来要考大学,当干部,就得用这么好的笔!”

林晚星收回目光,继续劈柴火。

斧头落下时,她没控制好力气,斧柄撞在了手上,疼得她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
她咬着嘴唇,把眼泪憋了回去——她知道,就算哭了也没用,母亲不会来安慰她,父亲也不会帮她。

在这个家里,她永远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,弟弟才是“林家的根”,是要被捧在手心里的。

劈完柴,她又赶紧去喂猪。

猪食桶很重,她得用两只手才能提起来,往猪圈里倒的时候,猪食溅了她一裤腿,黏糊糊的,带着股臭味。

她没敢擦,怕耽误了时间,又要被母亲骂。

喂完猪,她刚想洗手,就听见王秀兰喊:“林晚星!

赶紧过来给朝阳装书包!

把他的课本都放好,别折了角!”

林晚星赶紧跑过去,看见桌上放着几本崭新的课本,封面上印着“语文数学”,还有彩色的插图。

她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,忍不住伸手想摸一摸,指尖刚碰到课本的封面,就被王秀兰拍开了手。

“别用你的脏手碰朝阳的课本!

把你的手洗干净!”

王秀兰瞪着她,语气里满是嫌弃。

林晚星赶紧缩回手,跑到井边,用冰凉的井水洗手。

水太冷了,冻得她手发麻,可她还是洗了一遍又一遍,首到手上的猪食味散了些,才敢跑回堂屋。

她小心翼翼地把课本放进那个蓝色书包里,手指碰到书包的布料,软乎乎的,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,难受得厉害。

“妈,我能让姐姐送我去学校吗?”

林朝阳突然说。

王秀兰皱了皱眉,刚想拒绝,林建国就开口了:“让她送也行,路上看着点朝阳,别让他摔着。”

林晚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——她还从来没正大光明地走进过村小的校门,每次都是偷偷趴在窗外听课。

这次能送弟弟去学校,说不定还能跟着听一节课。

她赶紧点头:“我会看好弟弟的,不会让他摔着。”

王秀兰没说话,只是把一个装着鸡蛋的布包塞进林朝阳的书包里:“这是给你中午吃的,别给别人,听见没?”

林朝阳点了点头,抱着书包,跟在林晚星身后,往村口走。

路上的泥土还带着湿气,踩上去有点滑。

林朝阳走在前面,蹦蹦跳跳的,书包上的米老鼠晃来晃去,时不时还停下来,跟路边的小伙伴炫耀自己的新书包。

“你们看!

这是我爸给我买的新书包,上面有米老鼠!

还有新钢笔!”

小伙伴们围过来,羡慕地看着林朝阳的书包,七嘴八舌地夸着。

林晚星跟在后面,手里紧紧攥着自己的拼布包,布包上的补丁被风吹得晃,她觉得脸上有点发烫,下意识地把布包往身后藏了藏。

走到村小门口时,上课铃正好响了。

孩子们都往教室里跑,林朝阳也跟着跑,跑了几步,突然想起什么,转身对林晚星说:“姐,你别在这儿待着,妈说你要是敢去听课,就不让你吃饭了。”

林晚星的脚步顿了顿,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,疼得厉害。

她看着林朝阳跑进教室,蓝色的书包在人群中格外显眼,再低头看自己手里的拼布包,五颜六色的补丁像一道道疤,刻在布上,也刻在她的心上。

她没敢进去,只是站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,听着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……”声音朗朗的,像清泉一样,流进她的心里。

她赶紧从拼布包里拿出捡来的旧课本和铅笔头,蹲在树下,跟着教室里的声音念了起来。

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,洒在她的课本上,书页上的字迹虽然模糊,可她却看得格外认真。

她念得很小声,怕被别人听见,手指在地上跟着写,一笔一划,格外用力。

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

一个温柔的声音突然传来。

林晚星吓了一跳,赶紧站起来,看见是村小的李老师。

李老师穿着件灰色的中山装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脸上带着笑,是村里唯一不嫌弃她是“赔钱货”的人。

“李老师……我……我在这儿等我弟弟放学。”

林晚星赶紧把旧课本藏到身后,有点不好意思地说。

李老师看了看她藏在身后的手,又看了看她手里的拼布包,轻轻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你想上学,你每天趴在窗外听课,我都看见的。

你很聪明,比班里很多孩子都学得快。”

林晚星的眼睛一下子红了,她没想到李老师竟然知道她的事。

她咬着嘴唇,小声说:“我妈不让我上学,她说女孩子读书没用,还不如在家干活。”

“读书怎么会没用呢?”

李老师蹲下来,看着她的眼睛,语气很认真,“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,读书都能让人明理,能让人看到更远的地方。

你想上学,这是好事,老师支持你。”

林晚星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,她攥着拼布包,哽咽着说:“可是我没有新书包,没有新课本,我只有这个……”她指了指自己的拼布包,声音里满是委屈。

李老师摸了摸她的头,笑着说:“书包和课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有一颗想学习的心。

这样吧,以后你每天早上来学校,帮老师整理一下教室,老师教你读书写字,好不好?

不用让你家里人知道。”

林晚星的眼泪掉得更凶了,却用力点了点头:“谢谢李老师!

谢谢李老师!”

“傻孩子,不用谢。”

李老师帮她擦了擦眼泪,“快把你的课本拿出来,咱们今天先学新的生字。”

林晚星赶紧把旧课本拿出来,小心翼翼地翻开。

李老师坐在她身边,指着课本上的字,一个一个地教她念,一个一个地教她写。

阳光照在她们身上,暖融融的,林晚星觉得,这比母亲煮的红糖鸡蛋还甜,比弟弟的新书包还让她开心。

她跟着李老师念着生字,手指在地上写着,心里悄悄念着:“我能上学了,我真的能上学了。”

不知不觉,就到了中午放学的时间。

林朝阳从教室里跑出来,看见林晚星和李老师在一起,有点奇怪地问:“姐,你怎么还在这儿?

李老师,你怎么跟我姐在一起?”

李老师站起来,笑着说:“你姐姐很聪明,我在跟她讲题呢。

朝阳,你要向你姐姐学习,好好读书。”

林朝阳撇了撇嘴,没说话,抱着书包往家走。

林晚星跟李老师说了声“再见”,也赶紧跟了上去。

路上,林朝阳突然说:“姐,你的书包真丑,都是补丁。”

林晚星的脚步顿了顿,心里有点难受,可还是小声说:“这个书包是我自己缝的,能装书就行。”

“能装书也丑!”

林朝阳哼了一声,“我有新书包,还有新钢笔,你什么都没有。”

林晚星没说话,只是攥紧了手里的拼布包。

她知道,自己没有新书包,没有新钢笔,可她有李老师教她读书,有自己想学习的心,这些,比弟弟的新书包还重要。

回到家时,王秀兰己经做好了午饭,桌上摆着一碗红烧肉,还有一碗炒鸡蛋,都是林朝阳爱吃的。

林晚星的碗里,还是半碗玉米糊糊,就着半块咸菜。

“朝阳,今天上学累不累?

老师教你什么了?”

王秀兰一边给林朝阳夹红烧肉,一边温柔地问。

“不累!

老师教我们念诗了!

我还跟同学炫耀我的新书包了!”

林朝阳得意地说,还不忘瞪了林晚星一眼,“姐今天在学校门口跟李老师说话,不知道在干什么。”

王秀兰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,看向林晚星:“你是不是又去听课了?

我跟你说过多少次,女孩子读书没用,你怎么就是不听?”

“我没有……我就是在门口等弟弟放学,李老师跟我说话而己……”林晚星赶紧解释,声音有点发颤。

“你还敢顶嘴?”

王秀兰拿起筷子,就往林晚星的胳膊上打,“我让你干活你不去,整天想着上学!

我看你是皮痒了!”

筷子落在胳膊上,疼得林晚星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
她没敢躲,只是咬着嘴唇,心里却想着李老师说的话——读书能让人看到更远的地方。

她知道,就算母亲再反对,就算父亲再不支持,她也要坚持下去,为了自己的未来,为了能像弟弟一样,有一天能正大光明地走进教室,背着自己的书包,坐在课桌前读书。

王秀兰打了几下,气消了些,指着院子里的猪食桶:“赶紧去把猪食煮了,煮完再去山上割点猪草,晚上要是割不够,就别吃饭了!”

林晚星抹了抹眼泪,站起身,往灶房走。

她路过堂屋时,看见林朝阳正坐在桌边,吃着红烧肉,手里还拿着那支新钢笔,在纸上乱涂乱画。

蓝色的书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,米老鼠的笑脸格外显眼。

她走到灶房,拿起猪食桶,往里面倒了些红薯藤和玉米面。

柴火在灶膛里烧得很旺,映得她的脸暖暖的。

她一边煮着猪食,一边想起李老师教她的生字,忍不住在心里念了起来。

她知道,自己的路还很长,很难走。

她没有新书包,没有新课本,没有家人的支持,可她有一颗想学习的心,有李老师的帮助,这些就够了。

她攥紧了手里的锅铲,心里悄悄念着:“我一定要好好读书,一定要走出这个山村,一定要有一天,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书包。”

猪食煮好了,冒着热气。

林晚星把猪食倒进桶里,提着桶往猪圈走。

院子里的槐树叶又落了几片,飘在她的脚边。

她抬头望向村口的方向,村小的烟囱里正冒着烟,隐约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。

她知道,明天早上,她还能去学校,还能跟着李老师读书,这就够了。

她的脚步很慢,却很坚定,一步一步,朝着猪圈走去。

手里的猪食桶很重,可她却觉得,心里的希望更重,像一颗种子,在这个秋天的中午,悄悄生根发芽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